bannerPad_04

 

《武林藏》刊刻年代 ( 明成祖永樂二十年前後 )

 明永樂末年在杭州刻印的大藏經。1982年發現。僅殘存17卷,為9種經籍的零散卷冊。千字文編次,摺裝本裝幀。版式為每版30行,摺為5個半頁,每半頁6行,每行17字。其中兩卷卷末刻有韋陀像,右下角鐫有“永樂二十年六月”小字一行;一卷還附粘“釋迦說法圖”扉畫一幅,近似南宋刻本《磧砂藏》所附的扉畫。經卷字體較《永樂南藏》本肥大。按其千字文編次校對,和磧砂本、洪武本完全一致,基本上可以認定為磧砂本或洪武本的複刻。其中《大寶積經》卷101,係補刊本,字體較為草率,無補刊年代;但在全卷18版中,有8版的中縫都刻有施刊人姓名,大都冠以“杭州施主”字樣。卷末還印有“杭外在城大街眾安橋北楊家經坊印行”長方形牌子。此外,有12卷的卷末,蓋有宣德已酉歲(1429)北京居民王真全家施經一藏奉福安寺傳供的6行,112字願文。從而可以認定這部藏經約在永樂二十年於杭州刻造。相傳此前曾有方冊武林本的雕造,因未見有流傳的印本,所謂方冊,可能即此摺裝本。
 

特色:經摺裝。明代著名的私刻本,過去僅見於著錄,1982年首度發現殘本十七卷。

 

《萬曆藏》刊刻年代 ( 1589-1657 )

約在明萬曆十七年至清順治十四年(1657)刻造的私版藏經。原藏廣西全州金山寺(部分卷冊內蓋有“廣西全州金山寺常住”長方形圖記),後移藏於山西寧武縣延慶寺(具體時間無考)。 1979年初移藏寧武縣文化館。這是一部比較完整而過去未見記載的大藏經版本。全藏678 函,千字文編次天字至魚字,共收經、律、論、集、傳等1659部,6234卷。現存660函,1563 部,5997卷;缺失18整函及少數零本共96部,237卷。經過詳細比勘,此本為《永樂南藏》的複刻本,由明惠王選侍王氏發心重刊,明代高級官員陸光祖、錢謙益、周天成、吳崇宗等和其他信徒助刻。扉畫右下角有“南京橋盧巷內街口口口印造”。其中仿宋體補雕卷冊甚多,並有近40名寫經和刻經人題名。此藏在複刻《永樂南藏》的基礎上,增收《永樂北藏》本萬曆十二年續入藏經41函,36部,410卷;最後又編入魚字函的《天童密雲藏師語錄》 13卷。此外,大字函中又有《大明仁孝皇后夢感佛說第一希有大功德經》2卷1冊。但未見載於目錄。
 

特色:經摺裝。明末清初私刻的藏經,過去未見於著錄,1983年在山西發現了尚稱完整的全藏。

 

《嘉興藏》刊刻年代 ( 1589-1676 )

明末清初刻選的私版藏經。又名《徑山藏》。發起於明嘉靖東隆慶初。到萬曆七年基本確定。萬曆十七年在山西五臺山開雕,一年內共刻500多卷。因該地氣候寒冷,二十年遷到浙江餘杭縣的徑山繼續刊刻。後又分散在嘉興、吳江、金壇等地募刻,到清康熙十五年(1676)完工;由嘉興楞嚴寺集中經版刷印流通。全藏分正藏、續藏和又續藏二個部分。正藏210函,完全按《永樂北藏》的編次複刻,千字文編次天字至史字,末附《永樂南藏》特有的5種,153 卷。續藏95函,收入藏外典籍248種,約3800卷。又續藏47函,續收藏外典籍318種,約 1800卷。
 

康熙十六年以後,抽去續藏5函、又續藏4函,收入內容也略有變動。計正藏210函,續藏 90函,又續藏43函,2090部,12600餘卷。該藏除了改變歷來佛經沿用的摺裝式裝幀為輕便的線裝書冊式外,主要是在續藏和又續藏中收集了大量的藏外著述,內容包括疏釋、懺儀、語錄等。
 

特色:第一部包背方冊裝的藏經,一改過去經摺裝的傳統,有助於佛典流通。收錄大批藏外典籍,卷末願文包括出資者、寫校刻工姓名、雕版時地、該卷字數、用工銀兩等,是研究明清社會經濟的最佳史料。

 

《乾隆大藏經》刊刻年代 ( 1735-1738 )

又名《清藏》《龍藏》清代官版漢文大藏經。集佛教傳入中國1700多年譯著之大成,包括歷代流傳下來的佛教經典著作和佛學研究著述。是研究佛學、哲學、歷史、文學、藝術、翻譯工作的重要文獻資料。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世宗命王公大臣、漢僧及喇嘛一百三十餘人,廣集經本,校勘編稿,於北京賢良寺設立藏經館,由和碩莊親王允祿、和碩和親王弘晝及賢良寺住持超聖等主持;雍正十三年開雕,乾隆三年(1738年)竣工。全藏以《千字文》編號,自“天”字起至“機”字止,共724字,每字一函,共724函,每函10卷,共7240卷,雕成經版79036塊。全藏共分正藏和續藏兩類。正藏共四八五函,以千字文編號,從‘天’至‘漆’,分為大乘五大部經、五大部外重單譯經、小乘《阿含經》及重單譯經、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大小乘律和續入藏諸律、大小乘論、宋元續入藏諸論、西土聖賢撰集八個部門;續藏共二三九函,是“此土著述”一部門,編號從‘書’至‘機’;以上正續兩藏總計七二四函,七二四〇卷,實際收錄元、明、清三代高僧大師的經、律、論、雜著等一六七〇種(外有全藏目錄五卷)。在佛法東來兩千年間,其經典經過歷代的翻譯、流通,數量日益增多,最後彙集、編纂成“藏”的卻屈指可數,國內可考的不過十餘次(宋及遼金八次、元二次、明四次、清一次);國外可考的,高麗僅三次,日本七次。而《乾隆版大藏經》作為中國官刻藏經的最後一部,也是我國現存的唯一一部大藏經版,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它不但是我國一宗珍貴文物,在世界佛教史上也佔有極重要的地位,深受眾信奉佛教國家的關心和重視;而且這種官版大藏經的請購手續在當時有嚴格的限制,民間極難請購或收藏,主要是用於頒給國內名山大寺和作為贈送各國禮物而雕印,故無論刻字、印刷以及所用紙張,都非常精美。
 

《龍藏》經版刻成後,共印刷103部,頒賜京內外各寺入藏;1936年再次印刷22部。經版原存故宮武英殿,後移藏於柏林寺,至今尚存。清末慈禧太后贈與日本之《龍藏》,藏於日本龍谷大學圖書館。世界上只有兩部漢文大藏經版保存至今,一部是《高麗藏》,目前珍藏在韓國伽耶山海印寺;一部就是我國的《乾隆版大藏經》,版面重量約400噸,堪稱我國木版書之最,也是雲居寺保存經版“三絕”中的一絕,為鎮寺之寶。
 

特色:經摺裝。清代唯一的官刻漢文大藏經,也是頒賜全國各大寺院之用,印出總數不超過一百五十部,極為稀珍。歷代木刻本大藏經中,以這部龍藏的版片保存最為完整。

 

《頻伽藏》刊刻年代 ( 1909-1913 )

民國初年的私版鉛印本。全稱《頻伽精舍校刊大藏經》。1909~1913年出版。全藏入經1916 部,8416卷,分訂為414冊(包括目錄l冊);合40函,千字文編次天字至霜字。經文用4號鉛字排印,每頁40行,每行45字,折為兩個半頁,有書口和邊框,書口印經名、頁碼等。基本上是以日本《弘教藏》為底本排印,內容略有變動,刪去部分日本著述。
 

特色:線裝。民國以後第一部私印大藏經,由於出資者包括一位英籍猶太人哈同,也稱為哈同大藏經。

 

宋藏遺珍:刊刻年代(1934

選金藏中罕見之佛典影印出版者。民國二十三年(1934),范成為影印磧砂藏而訪求缺本,搜訪至山西趙城廣勝寺,發現了舉世罕見的金刻《大藏經》4757卷。該藏即為著名的《趙城藏》。系金熙宗至世宗間(1148~1173),山西解州天寧寺所募刻者,佛教界稱之為金藏。范成所發現者有4757卷。其時,上海磧砂藏影印會擇其中宋版所無之本,於民國二十四年彙集印行,名為宋藏遺珍,分三集,十二函,一二○冊(上集四函四十冊,中集六函六十冊,下集二函二十冊),共含四十七部佛書。其中,曹侯溪寶林傳、傳燈玉英集、景祐天竺字源、因明論理門十四過類疏等皆為大正藏、卍續藏所未收者。

本書所收四十九部佛書中,有若干部係罕見之佛典。茲列舉如次:

(1)《大乘僧伽吒法義經》

(2)《清淨毗奈耶最上大乘經》

(3)《雙峰山曹侯溪寶林傳》(除卷六)

(4)《傳燈玉英集》

(5)《成唯識論述記科文》

(6)《因明論理門十四過類疏》

(7)《因明正理門論疏》

(8)《瑜伽師地論義演》

(9)《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曆章》

(10)《大中祥符法寶錄》

(11)《天聖釋教總錄》

(12)《景祐新修法寶錄》

(13)《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疏》

(14)《上生經疏會古通今新鈔》
 

特色:由於這批珍本成書時間在《趙城金藏》運抵北平之前,未經戰亂損毀,因此,其版本價值和完整性無與倫比。就學術研究而言,此書堪稱《趙城金藏》之姊妹篇,可互見閱覽。

 

《普慧藏》刊刻年代 (1943- )

1943年由盛普慧出資在上海成立普慧《大藏經》刊行會,匯集南傳、北傳諸經論,校正前代印本之漏誤,改訂歷代翻譯名義之異同,廣事搜集各藏以前之遺佚等。由芝峰、黃幼希、范古農負責編輯,經過數年經營,印出100冊,內容包括部分其他各版未收的經、論、疏釋及由日譯本轉譯的南傳大藏經長部經典二十三經,中部經典根本五十經篇,小部經中的本生經第一篇150個本生故事(以上3種都未譯完)。因未編印完畢,發行面不廣。紙版現存南京金陵刻經處。
 

色:線裝。尚未完成,印本不多,與頻伽藏同為民國以後出版的兩種鉛印本藏經。

 

《中華大藏經》刊刻年代 (1984年迄今)

簡稱《中華藏》,由中華大藏經編輯局編輯,中華書局出版。《中華藏》的漢文部分由3編組成。
 

第1編爲歷代大藏經所收集的編有千字文編號的典籍,也就是歷代的正藏,共兩千餘部,一萬餘卷。此編以海內稀世珍本金代《趙城藏》爲影印底本,補足它本而成。《趙城藏》成書于12世經中葉,其主體部分是中國第1部雕版大藏經宋代《開寶藏》的複刻本,同時吸收了遼代《契丹藏》的優點。現在《開寶藏》、《契丹蕆》均已亡佚,《趙城藏》的價值彌是珍貴。《趙城藏》缺失的部分,《中華藏》以《高麗藏》補足,同時收錄了包括《房山石經》在內的12種大藏經中按千字文編次的全部經籍。另外,此編還選用了《房山石經》、《磧砂藏》、《資福藏》、《普寧藏》、《永樂南藏》、《徑山藏》、《清藏》、《高麗藏》等8種有代表性的大藏經作校本,與《趙城藏》對比校勘,羅列異同。
 

《中華藏》第2編是歷代漢文大藏經中所收的沒有千字文編號的典籍,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續藏,亦有兩千餘部,一萬餘卷,包括《嘉興藏》的續藏、又續藏,日本《卍續藏經》,《房山石經》正編未收部分,《頻伽藏》、《普慧藏》以及敦煌遺書中的特有經論等《中華藏》的正、續兩編總數可達4200餘種,23000餘卷,將分裝220册。第3編爲新編入藏,擬收入歷代大藏經中未收的藏外逸典和近代新出現的佛教著譯。《中華藏》漢文部分正編於1984年開始出版,現已發行90册。爲便於檢索,正文全部出齊後將編印經籍名稱首字漢語拼音音節、筆劃等7種索引。
 

特點:內容完備。中國歷代刊刻的二十餘種大藏經都存在著收錄不全的缺點,《中華大藏經》以《趙城金藏》作底本,其缺失部分以《高麗藏》補足,並按照《趙城金藏》千字文編次的目錄體系,將歷代大藏經中有千字文編次的特有經論按照內容性質悉數補入。收錄經籍1939種,一萬餘卷,集歷代刊刻大藏經之大成。版本珍貴。校勘全面。中國歷代刊刻的二十八種大藏經,在編印過程中一般都沒有校勘記。《中華大藏經》選用了八種不同時代具有校勘價值的版本作校本,這些版本可以說是完全反映了歷代所刊大藏經的基本面貌。
 

爲了便於檢索,《中華大藏經》將編印以下七種索引,合爲附錄一册,隨同《中華大藏經》一起發行。七種索引是:①經籍名稱首字漢語拼音音節索引;②經籍名稱首字筆劃索引;③同經異名首字漢語拼音音節索引;④同經异名首字筆劃索引;⑤譯撰人姓名及其譯著索引(按時代先後排列);⑥譯撰人姓名及其譯著索引(按筆劃順序排列);⑦梵語及英語經籍名稱索引(按拉丁字母順序排列)。

 

敦煌石窟 刊刻年代 ( 1988 )

《敦煌大藏經》是一九八八年由中國星星出版公司發起,組織編委會負責編輯,由臺北前景出版社影印出版的敦煌佛典寫體大藏經。該藏以北京圖書館所藏敦煌佛典寫體為基礎進行整理,同時增補以英、法、日、俄等國及國內各地所藏經卷的照片。《敦煌大藏經》分正續兩編出版,正編部分共六十三冊,以《開元釋教錄》的體系為藍本進行整理,前六十冊為漢文部分,後三冊為古代民族文字部分。敦煌本的每種經與目前常用的《中華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等同一種或同一卷經進行了校對,附校勘記。敦煌遺書共三萬卷以上,上迄北魏前期,下迄北宋初年,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佛經,這些豐富的歷史文獻資料除《開元釋教錄‧入藏錄》範圍之外,則是近代我國首次發現、在歷代藏經中不曾入藏的佛教典籍。它們的內容有屬於印度佛教原典的漢譯本、有在我國內地久已失傳的中國佛教僧人的著述,有反映敦煌地區佛教情況的著述、還有大量的古代民族文字寫成的佛典,這些資料彌足珍貴,具有特有的研究利用價值。

 

《高麗藏》初刻 刊刻年代 ( 1011-1082 )

據現有記載,《開寶藏》刻成後,印本曾在北宋端拱(988~989)年間傳到高麗;其後的天禧修訂本和熙寧修訂本,也分別在乾興元年(1022)和元豐六年(1083)東傳。另外,契丹王朝在遼清寧九年(1063)也把新刻的《契丹藏》印本贈送給高麗王朝。高麗王朝得宋開寶初本後,即據以複刻,1025年完工,是為高麗藏初雕本。1090年又據《開寶藏》的天禧和熙寧兩個修訂本及契丹本加上高麗沙門義天所編《諸宗教藏總錄》所收章疏典籍3000餘卷,進行校勘,在興王寺開雕《高麗續藏經》4000餘卷;刻完後,和初雕本經版一同藏於符仁寺。1232年全部版本毀於戰火,印本流傳情況不詳。
 

特色: 韓國先後刻過兩部漢文藏經,都是高麗王朝官刻本。初刻本以北宋傳入的開寶藏為底本,故亦為卷軸裝。版片後來毀於蒙古兵燹,故傳本稀珍。

 

《高麗藏》再刻 ( 韓國高麗高宗年間 )

1236~1251年又根據印本複刻,版本原藏禪源寺,1398年遷至支天寺,次年再遷海印寺,後曾刷印50部。1960年刷印12部,70年代以後,又影印改為書冊式裝幀,共45冊。在海印寺刷印的50部中,先後有4部傳人日本。1957年日本曾將其縮印為書冊式精裝本發行。全藏共 639函,千字文編次天字至洞字,入經1522部,6558卷。

特色:卷軸裝。再刻本以我國開寶藏、契丹藏以及初刻高麗本互校。再行重刻,日本大正藏以此為底本。

 

《弘安藏》刊刻年代 ( 12871302 )

約在日本弘安10年至乾元元年(1287~1302)間雕造。僅有極少數印本流傳,是否刻完全藏,情況不詳。

 

《天海藏》刊刻年代 ( 1637-1648 )

由德川家光發起,日本僧正天海主持,於1637~1648年在東睿山寬永寺雕造(一說為完成於1651年),又稱《寬永寺藏》、《東睿山藏》或《倭藏》。活字版式,基本上以《普寧藏》為底本續補增添。全藏665函,千字文編次天字至稅字,收經1453部,6323 卷,摺裝式裝幀(現存目錄千字文編次天字至最字,599函,1449部,恐有誤)。

特色:經摺裝。以我國宋代思溪藏、元代普寧藏為底本。

 

《黃檗藏》刊刻年代 ( 1669-1678 )

日本山城州宇治郡黃檗山寶藏禪院沙門鐵眼(道光)在1669~1678年募刻,又名《鐵眼藏》。以《嘉興藏》為底本而有所增補,版式全同。全藏分為19個部類,734函(增加57函),1618 部(增加32部),7334卷(增加563卷)。其後於1706~1710年和1828~1836年兩次據《高麗藏》校勘修訂,經版現存萬福寺。

 

特色:以我國明代嘉興藏為底本,也採用嘉興藏的包背方冊裝形制。印本在日本很普遍。

 

《弘教藏》刊刻年代 ( 1880-1885 )

日本弘教書院於1880~1885年的鉛字排印本。又稱縮刷藏或校訂縮刻大藏經。它採用中國明代智旭《閱藏知津》據天臺五時判教的分類方法編纂,以《高麗藏》、《資福藏》、《普寧藏》和《嘉興藏》4種版本相互對校,經文加句讀,經題上附4種藏經千字文編次,32開本。全藏分為25個部類,1916部,8538卷,418冊,40函,千宇文編次天字至霜字。

 

特色:線裝。以高麗藏為底本,另參校我國資福藏、普寧藏、嘉興藏,並收入許多日本舊傳古本與日本僧人的著作。

 

《卍正藏經》刊刻年代 ( 1902-1905 )

日本京都藏經書院於1902~1905年編輯鉛印。又稱日本藏經書院大藏經或校訂藏經。據《黃檗藏》校勘本,用4號鉛字排印,線裝書冊式,共37函(包括目錄和索引1函2冊)。1~35 函每函10冊,第36函分為甲乙兩套:甲套2冊,乙套3冊,共357冊。內容分經、律、論、撰述4大類,18部門,1622部(不計目錄和索引),6990餘卷。全藏印完後不久,藏經書院失火,存書被焚殆盡,因此流傳甚少。

特色:線裝。匯集印度、中國的佛教著作。印成後不久,由於火災而被焚殆盡,傳世原本不多,但有影本流傳。

 

《卍續藏經》刊刻年代 ( 1905-1912 )

日本藏經書院於《卍正藏經》編印完畢後,在前田慧雲主持下,由中野達慧負責,廣泛搜集中國和日本歷代未入藏的佛教典籍匯編成書。又名《續藏》《藏經書院續藏經》。內容上至六朝遺編和唐宋章疏,下迄清代著述之缺佚。在編纂過程中,曾得到金陵刻經處楊文會、蘆山寺式定和各寺院、居士們的支持。1905~1912年印行。內容包括950餘人的譯著,1659部, 7143卷(總目5卷),分為十門六十三類;一編、二編、二編乙共三編151函,每函5冊(包括目錄1函l冊),24開線裝本,4號鉛字排印,版式同《卍正藏經》。全部印就後,存書和《卍正藏經》一同被焚,流傳不多。

 

特色:線裝。廣收中、日未曾入藏的佛教典籍。編印時正當日俄戰爭,故附有陣亡日軍名單。與卍字藏同樣經回祿之災,印本少,也以影本流傳。

 

《大正藏》刊刻年代 ( 1924-1934 )

全稱《大正新修大藏經》。日本大正13年(1924)由高楠順次郎和渡邊海旭發起,組織大正一切經刊行會;小野玄妙等人負責編輯校勘,1934年印行。全藏分3個部分:正藏55冊,續藏 30冊,別卷15冊(內圖像12冊,總目錄3冊),共100冊。收入佛籍總數冠於各種大藏經,計正藏、續藏、圖像和總目錄共3493部,13520卷。編輯體例也別創一格,經藏分為阿含、本緣、般若、法華、華嚴、寶積、涅槃、大集、經集、密教十類;律藏包括彌沙塞部、摩訶僧祗部、曇無德部、薩婆多部、解脫戒經(迦葉遺部)和菩薩戒等;論藏分為釋經論、毗曇、中觀、瑜伽、論集等五類;雜藏分為經疏、律疏、論疏、諸宗、史傳、事匯、外教和目錄等八類。續藏30冊中除最末—冊為古逸和疑似兩類,專收敦煌古逸經、律、論疏和疑偽經外,其餘 29卷收入日本著述的續經疏、律疏、論疏、諸宗四類及悉曇。圖像12冊收入日本各寺院所藏歷代有名佛教畫像和密宗明王像、金剛像及各種曼荼羅圖等363種。總目3冊收入中國歷代各版藏經目錄和日本各寺院所藏的寫本和刻本藏經目錄以及大正藏勘同錄、大正藏總目錄、總索引、譯著目錄等77種,為比較實用的版本。但校核工作粗放,排印錯字、錯句頗多。此外,大藏經用語研究會編輯出版的《大正藏索引》,為佛教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特色:線裝。體例新穎,校勘精良,使用方便,又有大谷大學等編大正新修大正藏索引,是目前學術界及民間流通最廣的漢文大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