唵嘛呢叭咪吽!來自故宮院藏藏傳佛教文物,5月3日展出,以藏文《龍藏經》為主要展件,搭配其他典籍、書畫、法器、金銅佛等文物,分為六單元展出,精選120組藏品,希望觀眾能從中一覽藏傳佛教文物的特色。
唵嘛呢叭咪吽,是觀音菩薩的六字大明咒,在藏傳佛教傳播的地區,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是藏傳佛教的一個重要標誌。藏傳佛教形成於藏族地區,並以藏語文為主要施教、修學工具,與漢傳佛教並稱為大乘佛教的兩大支派。此派主張大小乘兼容,並以大乘為主,顯密結合,先顯後密,追求即身成佛。
藏文「龍藏經」是我國古代圖書製作技術的顛峰,其裝潢形式是梵夾裝,這種形式源於印度的貝葉經,每函或每夾可分為記載文字的書籍主體經葉,和保護經葉的護板、經衣等配件。
經葉是深藍色的磁青紙,每張長87.5公分、寬33公分,兩面書寫經文,所用的字體是稱為「烏尖」(dbu can)的藏文楷書,每面八行,字體峻整秀麗,第四、五行間左右各畫一圓圈,原為貝葉經穿插線繩或木籤固定經葉的孔洞,本藏只作裝飾之用,文字的四周用泥金描繪卷草邊欄,邊欄左側標寫該函序號及葉碼,每函經葉三百至五百餘張不等,按序排疊,再於其四邊繪上八寶圖案。
保護經葉的配件計有上下各兩層的護經板和包裹、綑紮經函的經衣和綑經帶。為了彰顯皇家的氣派以及對佛典的尊崇,選材用料固極考究,而其刻繪織繡的咒語圖案,既十分細緻富麗,又深含佛教義理。
另一件清代宮廷十八世紀收藏五方佛像及數珠箱匣,五方佛又名「五智如來」,代表五智。藏傳佛教認為,修行者僅依靠念誦真言和觀想曼荼羅,仍不能達到即身成佛的境界,還要有五種智慧才能成佛,此五智只有大日如來(毗盧遮那佛)才具有,他是釋迦牟尼的法身佛。為了教化眾生,他化為五佛,中央毗盧遮那佛,身白色,代表法界體性智;東方阿閦佛,身藍色,代表大圓境智;南方寶生佛,身黃色,代表平等性智;西方阿彌陀佛,身紅色,代表妙觀察智;北方不空成就佛,身綠色,代表成所作智。這組五方佛像及數珠目前有四屜格,分別以青金石、琥珀、珊瑚、綠松石為材質製成佛像與數珠,每屜面上封玻璃,上覆龕形開光之戧金屜板,屜蓋內為黑漆地泥金書寫咒語。
故宮表示,院藏藏傳佛教文物非常豐富珍貴,「無二至寶」展出《龍藏經》之裝幀配件;「三轉法輪」展出《龍藏經》經文內容;「譯傳四海」呈現藏文佛典所依據或再譯之漢、西夏、滿、蒙等文字佛典:「漢地藏音」展出收錄藏傳佛教經咒的漢文圖書;「五部聖眾」以《龍藏經》經板圖像暨金銅佛、法器及繪畫,分成諸佛、菩薩、護法等五大類展示;「卓尼留珍」以複製之卓尼版《甘珠爾》布置情境式藏傳佛教藏經閣。
馮明珠院長表示,藏傳佛教在臺灣發展蓬勃,據統計各教派團體多達四百餘個,信眾數十萬人,且仍在增長中。蒙藏委員會委員長蔡玉玲創意十足,於去年推出「西藏文化藝術節」,獲得廣大迴響;今年擴大舉行,聯合四大教派,舉辦和平祈福法會,續邀瓊英卓瑪詠唱梵音,並邀故宮策劃西藏文物展,共襄盛舉,期盼形成常態性的節慶活動,帶動觀光產業發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及蒙藏委員會共同推出這響特展,展期至11月7日。
發佈留言
很抱歉,必須登入網站才能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