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37《大般若經》

posted in: 佛法經典 | 0

《大般若經》全稱《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共600卷,唐玄奘譯。是宣傳大乘般若思想的印度佛教典籍彙編。它共包括大小16部經典,稱十六會。
 

從産生的先後次序看,在這十六會中,第二會(《二萬五千頌般若》)、第四會(《八千頌般若》)和第九會(《金剛般若》,即《金剛經》)表述的是般若經的基本思想,産生得較早,大概成書於公元前一世紀左右。其它各會則是在其後的幾個世紀中逐漸形成和增補的。
 

從所述的內容看,第一會至第五會各會的篇幅雖然長短不一,但內容大致相同,都是對般若思想的全面敘述;第六會至第九會則是攝取大部的精華,論述“無所得空”的法門義理;第十會是佛對金剛手菩薩等說一切法甚深微妙般若理趣清淨法門;第十一會至第十六會則依次敘述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度。一般認爲該經最早出現於南印度,後傳播到西北印度。
 

般若類經典很早就傳入我國。現存最早的是東漢支婁迦讖譯的《道行般若經》,10卷,又稱《小品般若》,它相當於《大般若經》的第四會。其後又譯出《光贊般若》,《放光般若》、《摩河般若》、《金剛般若》等十餘部,但始終未能把全部般若經搜羅齊全。
 

玄奘赴印度求法,尋訪到《大般若經》的三個梵文手抄本。顯慶五年(660年)正月一日,玄奘開始著手翻譯這部長達二十萬頌的巨著,當年他已60高齡了。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記載,由於這部經的篇幅太大,弟子們勸他作一些删節。玄奘起先也動心了,打算仿照姚秦時代著名翻譯家鳩摩羅什的先例,對《大般若經》删重略繁。可據說當夜就作惡夢,不是夢見在懸崖頂上搖搖欲墜,就是夢見猛虎噬人。嚇得一身冷汗。第二天,玄奘向弟子們叙述了夢境,認爲這些夢境是向他示警,所以下决心按原經譯出,不加改動。據說後來做夢,就夢見諸佛菩薩眉間放光,光芒一直照到自己身上,自己身心十分愉悅;又夢見自己持花執燈,供養諸佛;還夢見自己坐上高座,給大衆說法,許多人圍繞著自己,贊頌行禮;又夢見有人向自己敬獻珍貴的水果。醒來精神十分愉悅,翻譯時更加兢兢業業,一個字也不敢增删。“文有疑錯,即校三本以定之。殷勤省覆,方才著文。審慎之心,古來無比。”由於自己年事已高,他很擔心自己在有生之年中翻不完這部經,常常勸勉弟子及助手努力辛勤,勿辭勞苦。經過幾年的努力,終於在龍朔三年(663年)10月23日譯完全經。第二年,玄奘就去世了。玄奘這種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爲了事業而獻身的奮發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大般若經》的中心思想是講諸法“性空幻有”。認爲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假而不實,本身幷沒有一個常一自在的自性,所以叫做“性空”。然而自性雖空,因緣關係却是存在的,也就是說事物並非絕對地不存在,並非虛無,只是幻化不實而已。所以叫“幻有”。只有把握這種“性空幻有”的道理,才能真正契合世界的實相,得到解脫。這部經還宣稱大乘即般若,般若即大乘,大乘般若無二。它作爲大乘佛教的理論基礎,被稱爲諸佛之智母,菩薩之慧父。
 

《大般若經》在印度十分流行。先後成爲印度佛教大乘中觀派與瑜伽行派尊崇的基本典籍。此經在中國譯出後迅速流傳,影響十分廣泛。被當作是“鎮國之典”,認爲書寫、受持、讀誦、流布該經,均有莫大功德,死後可以升天,得到最終解脫。所以許多寺廟都誦讀、供養此經,作爲積聚功德的重要途經之一。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