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23《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posted in: 佛法經典 | 0

K2B000799N000000000PAB

本經又名《十六觀經》,因為經中介紹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十六種觀想念佛法。佛陀講說《觀無量壽經》的因緣背後有一段辛酸無奈的故事,日本人稱這個因緣為王舍城的悲劇。這悲劇是這樣的:頻婆娑羅王是佛陀成道後,最初弘法度眾護持最有力的在家信徒。當初悉達太子舍俗出家,途中行經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非常欣賞太子,並曾慰留太子,願承讓半個國土共治國政,但被拒絕了。因此頻婆娑羅王就與太子約定,將來成就佛道時一定要第一個來度化他,所以頻婆娑羅王確是佛陀成道後第一個度化的國王。

頻婆娑羅王親近佛陀三十幾年,奉獻竹林精舍,在摩竭陀國實行佛化政治。但很不幸的,頻婆娑羅王生了一個忤逆不孝的阿闍世太子。阿闍世太子受惡友提婆達多的惡意挑撥,以為父王真是殺害他前世生命,而又曾於孩提時曾欲加害他的人,於是氣忿填膺的動起殺害父王的念頭,經大臣們的勸導,才將父親軟禁於地窖的大牢裡,但仍準備要活活將父親餓死。頻婆娑羅王非常傷心難過,王母韋提希夫人更是痛不欲生。當然不忍丈夫被活活餓死,因此每日澡浴清淨,將酥蜜和麵塗抹於身體上,並在裝飾用的瓔珞飾品中盛葡萄漿,藉探監之名,密呈給丈夫吃。過了一段時間,阿闍世王發現父王尚未餓死,乃查出是母后所為,便連同母后也一起關起來。
 

韋提希夫人被幽禁後,憂愁憔悴,傷心難過之餘,不禁懷念起佛陀的慈悲,真誠一心的向耆闍崛山禮拜,祈求佛陀降臨為她開示。佛陀在定中得知,乃與目犍連和富樓那以神通力同現王宮,韋提希夫人便號泣向佛作禮說:為什麼我們會生出這樣大逆不孝的兒子?竟然這樣對待親生父母!難道是我們過去世造了什麼業嗎?這世間是這樣的污濁骯髒和醜陋啊!請世尊為我廣說不聞惡聲、不見惡人的清淨國土,並教我思惟觀想之法吧!
 

佛陀於是依韋提希夫人之請,示現諸佛淨妙國土,韋提希夫人當下即發願,樂往生西方,佛陀進而為其廣說往生極樂淨土條件的「三福行」及「十六觀行」。以下即介紹此二種往生之因行。
 

㈠三福行

所謂三福行,即是往生極樂淨土者必修的三種福業:

1世福—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及修十善業。

2戒福—需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3行福—需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經典,勸進行者。經中並說到此三福行乃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之淨業正因,其代表著福慧雙修,解行並重, 故為所有淨行者修持之根本。
 

世俗之人或者認為佛教是不注重倫理孝道的,其實佛陀本身即是一位大孝子,他為父王開示說法,使現生來世皆得離苦得樂,獲無上解脫,這遠比甘旨奉養都來得究竟有用:又其父王往生出殯時,並親自負責抬棺,也都盡了人子之責。因此在佛陀一生講經,所說之法中就常常指示弟子要孝順父母,並認為孝養父母就如同供養恭敬佛陀,其功德是一樣的。
 

在佛教中有許多是專門讚歎父母恩情浩瀚,為人子女者應如何盡孝報答的經典,如《心地觀經》、《佛生忉利天為母說法經》、《父母恩重難報經》、《盂蘭盆經》、《孝子經》、《六方禮經》等。而古來大德孝親之事例,不勝枚舉。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的目連尊者,為救母親於倒懸之苦,於七月十五佛歡喜日供養僧眾,仗大眾修行圓滿的功德,超薦母親出離餓鬼道,故盂蘭盆會一直流傳至今。隋朝的敬脫和尚,以孝行聞名千里。他每次出外弘法或聽聞佛法,都用擔子一肩挑著母親,一肩挑經書,悠然前往,為的是不忍母親在家無人伺奉。齊朝的道紀禪師,事母至孝,常往來鄴城東郊說法濟世。行路間,常是一擔在身,右挑經書佛像,左擔年老母親。舉凡衣著、飲食、大小便利之事無不親躬服侍,還不時告誡時人:「躬親孝養母親之人其福德與登地菩薩是一樣。」
 

因此本經在百善中特別提出「孝順父母」的福行為往生之因,除表示欲往生極樂下可忽略世間福德之外,亦為佛教注重孝道提出一有力證明。

 

㈡十六觀

此十六觀之觀法如下:

「觀」即諦觀,審慎觀照、觀想之意。依經所言,「觀」乃除惡滅罪之法。如十六觀中之第三、六、七、八、十一、十三、十四及十六觀,皆有述及觀想除滅生死罪業之語,故本經之主旨大意也可說即是教人如何觀想,以達除惡滅罪而往生淨土之目的。
 

依善導大師之分判,此十六觀中前十三觀,純粹講述觀想方法,故稱定善。而十四至十六觀,共是講述三輩九品往生行業之等級分類,並無涉及觀想,則稱為散善。以下依此定、散之分類簡要說明十六觀之內容:
 

1定善十三觀:

此又可分為依報及正報兩種觀。

(1)依報觀:包括第一至第七觀:

第一日想觀——觀此土日輪將要西下時之光明。

第二水想觀——觀此土之水及地所映徹之琉璃相。

第三寶地觀——觀淨土內外映徹之琉璃地。

第四寶樹觀——觀七寶莊嚴之妙華行樹。

第五寶池觀——觀八功德水充滿池中。

第六寶樓觀——觀堂皇巍峨之寶樓宮殿。此觀成就時,同時也成就以上五種觀法,故又稱總觀。

第七華座觀——觀阿彌陀佛專用蓮華座之清淨莊嚴。

(2)正報觀:包括第八至第十三觀。

第八像想觀——觀阿彌陀佛之莊嚴形像,屬假正報身。

第九真身觀——觀阿彌陀佛之真金色身屬真正報身。

第十觀音觀——觀阿彌陀佛左脅侍觀世音菩薩莊嚴的形像。

第十一勢至觀——觀阿彌陀佛右脅侍大勢至菩薩莊嚴的形像。

第十二普往生觀——觀自身生於極樂,於蓮華中結跏趺坐,蒙佛菩薩觀照想,開眼見佛菩薩滿虛空想,和聽聞佛法想,此屬於自身普觀想。

第十三雜想觀——觀池水華上丈六金身之佛菩薩,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此屬佛菩薩身雜想。
 

從第八觀到第十三觀的以佛菩薩為所緣境的觀想法,對我們來說是比較有興趣,也較容易起觀的,而且經中對於如何觀想也都有詳細的描述。其中第八觀尤有特殊的意義,經說:「見此事已,次當想佛。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逼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作是觀者,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意思是說,如來法身遍於一切,如果我們的心思念憶想佛時,我們當下的心即是具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的佛。這是「自性彌陀」之義的最佳詮釋,與禪宗參「本來面目」是一樣的道理。因此常時心心念佛的人,除了有顆至真善美的心外,必定也有與佛陀一般莊嚴的法相,而深具善根福德因緣。
 

這裡我們要強調的是:身相的莊嚴是很能攝受眾生的。例如:舍利弗即因見到馬勝比丘莊嚴威儀的法相,跟蹤請示,才與佛教結下不解之緣。而五比丘、大迦葉、須達長者,也都在佛陀的莊嚴攝受下,決心皈投佛陀座下。即便起初殺人如麻的鴦掘摩羅,本欲行刺佛陀,卻在目睹佛陀聖容後,感動得五體投地,求哀懺悔。不但人是如此,連動物亦然,山中的豬猴、酒醉的狂象,也都被佛陀的金容攝受而獻上鮮果、流淚悔過。《心地觀經》說:「金光百福莊嚴相,發起眾生愛樂心。」的確不錯,佛陀不必說法,光是見到祂莊嚴圓滿的身相,就能讓人生起清淨恭敬的心,從而也易讓人起觀,因此莊嚴的法相是能說法的。
 

 2散善三觀:

即十四至十六觀。

此乃說明依行持不同,則臨終時諸佛聖眾迎接往生的情景,及生彼國後見佛聞法、修持成道之狀況即有不同。初分三品,再依次各分上、中、下三品,則構成了九品往生藍圖。
 

第十四觀所講為上品上生、上品中生,及上品下生。

第十五觀所講為中品上生、中品中生,及中品下生。

第十六觀所講為下品上生、下品中生,及下品下生。
 

此三輩九品往生是依《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擴充而來。大致說,上品三生,是著重於能解空慧的修行者,其往生後,以得無生法忍為近程目標,再求成佛;中品三生,是為能持戒行善而遵人間倫常道德者,其往生後,以先證得阿羅漢果為目的;下品三生是為行惡犯戒卻得聞佛名者,其往生後,在漸漸薰修之下,而發無上菩提心。故此九品往生,實為任何有一念向善之眾生大開的方便之門。其中下品下生甚至包括違犯十惡五逆者,故比《無量壽經》中,將五逆誹謗正法者排除在外看來,被機攝取之物件就更廣了。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