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13《地藏經》

posted in: 佛法經典 | 0

地藏經》,全名爲《地藏菩薩本願經》,梵名Ksitigarbha-ranidhana-sutra,共2卷,唐代實叉難陀(652~710)譯,收錄於《大正臧》第13册,777-790頁。
 

地藏經》主旨叙說地藏菩薩於因地修行,所發「地獄未空誓不成佛」之本願,利益娑婆閻浮提衆生,並强調讀誦此經可獲不可思議之利益,熄滅無量之罪業,故稱《地藏菩薩本願經》。
 

本願(梵語purvapranidhana),又作本誓,指「因位」之誓願,乃諸佛及菩薩於過去世未成佛果之前爲救度衆生所發起之誓願。於因位發願至今日得其果,故對「果位」而稱本願。又「本」作根本解。雖言菩薩之心廣大,誓願亦無量,唯以此願爲根本,故稱「本願」。
 

地藏菩薩所發本願分別出現於《地藏經》第一品、第二品及第四品,尤其第四「閻浮衆生業感品」,記載地藏菩薩因地修行爲小國王時,發願「若不先度罪苦衆生,令得安樂,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爲地藏菩薩本願之由來。
 

有關《地藏經》經題之命名,於第六「如來贊嘆品」,說到「地藏菩薩久遠劫來,發大重願利益衆生」,以此因緣故此經另有三個名稱,一名《地藏本願經》,又名《地藏本行經》,亦名《地藏本誓力經》。
 

《地藏經》全文計分十三品,原分爲上下二卷,上卷由第一品至第六品,下卷由第七品至第十三品。而現今流行本分上中下三卷,主要是便利讀誦。第一品至第四品爲上卷,第五品至第九品爲中卷, 第十品至第十三品爲下卷。
 

十三品內容大意分述如下 :

•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

文殊菩薩請釋尊廣說地藏菩薩的因地修行本願,如何成就不思議事。地藏菩薩因地修行,爲婆羅門女,爲救其母脫離地獄罪苦,供養覺華定自在王如來,並於佛塔像前立弘誓願,願盡未來劫,廣設方便,度脫罪苦衆生。
 

•分身集會品第二:

百千萬億不可稱計阿僧祗世界,所有地獄處的分身地藏菩薩,俱來集會於忉利天宮。釋尊特殷勤付囑地藏菩薩於彌勒菩薩未出世前,度脫娑婆世界苦難衆生,地藏菩薩再三請佛不以後世惡業衆生爲慮。
 

•觀衆生業緣品第三 :

佛母摩耶夫人請問地藏菩薩有關閻浮衆生造業及因果報應之事,並廣說無間地獄之罪報。
 

•閻浮衆生業感品第四 :

定自在王菩薩問釋尊有關地藏菩薩過去因地修行事宜。菩薩過去生爲小國王,發願若不先度脫罪苦衆生,令得安樂,得至菩提,則不成佛。又菩薩過去生爲光目女時,其母犯殺生、毀駡2業,墮地獄報。光目爲救其母永離三惡道及下賤、女人身之苦,於清淨蓮華目如來像前,發願度脫三惡道及一切罪報衆生,方成正覺。最後又提到地藏菩薩依此閻浮提衆生造業感果的差別,而施以種種不同方便教化。
 

•地獄名號品第五:

普賢菩薩請地藏菩薩說明娑婆衆生受報處和地獄種種名號及惡報等事,令衆生知是果報,有所警惕,去惡向善。
 

•如來贊嘆品第六:

釋尊略說種種禮拜、供養地藏菩薩,得種種人天福德、因緣果報等事。又因地藏菩薩久遠劫來,發大重願,利益衆生,本經名爲:地藏本願、地藏本行和地藏本誓力經。
 

•利益存亡品第七:

閻浮衆生,舉心動念,無非是業,是故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宜爲設福,念佛、供佛,引導正念,切忽殺生,添造新業;或於身死亡後七七日內,廣造衆善,奉獻佛僧,則能生亡兩利。
 

•閻羅王衆贊嘆品第八:

閻羅天子及無量鬼王,齊贊地藏菩薩不可思議功德願力,所度人天亦不可限量。南閻浮提衆生,其性剛强,難調難伏,是大菩薩於百千劫,頭頭救拔如是衆生,早令解脫。主命鬼王告閻浮提人,欲生産時,但作善事,利益母子,切勿殺生供給産母,或飲酒食肉,能令母子不得安樂。
 

•稱佛名號品第九:

地藏菩薩代衆生請問釋尊,有關生時死時,自得大利,不墮惡道的法門,佛告以稱念諸佛名號及所得種種不可思議利益。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

佛爲地藏菩薩說種種校量布施功德因緣,依發心不同,所做善事不同及布施對象不同,所得布施功德而有殊异。
 

•地神護法品第十一:

於住處供養瞻禮地藏形像,是人居處可得十種利益:

1. 土地豐壤; 2. 家宅永安;

3. 先亡生天; 4. 現存益壽;

5. 所求遂意; 6. 無水火灾;

7. 虛耗辟除; 8. 杜絕惡夢;

9. 出入神護; 10. 多遇聖因。

若人供養地藏菩薩,轉讀本經,或依本願所教示而修行,能得堅牢地神及釋梵、諸天眷屬擁護。

 

•見聞利益品第十二:

觀世音菩薩請世尊爲現在未來一切衆生稱揚地藏不思議利益之事,令天龍八部,瞻禮獲福。釋尊爲衆生開示,見地藏菩薩形像,聞地藏菩薩名號之種種利益功德。
 

•囑累人天品第十三:

釋尊以殷重心付囑地藏菩薩,於未來世救度一切衆生。地藏菩薩勸請世尊不以爲慮,將以百千方便度脫一切衆生。釋尊再應虛空藏菩薩之請,爲衆生略說聞此經及地藏名號或瞻禮形像,所得之二十八種福利及七種利益。
 

《地藏經》是一部存亡宜誦的經典,於中國佛教及民間信仰有非常深遠之影響。本經內容所敘述的地獄景况與地藏菩薩的性格,甚能融合民間的通俗信仰,因此在民間流行極廣,歸納其特色有如下五點:

 
一 願力悲切 :

全經闡揚大願地藏王菩薩誓願救度地獄罪苦衆生,其悲願至深感人,故佛教中常以「衆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等語來形容地藏菩薩慈悲憐湣之廣大誓願。
 

二 孝心感人 :

本經第一品、第四品均提到地藏菩薩過去生爲女人時,爲母超度罪業,孝心感人。其孝心更擴大爲濟度衆生之慈悲心,並發願度盡一切地獄衆生。本經稱喻爲佛教的孝經,理由在此。
 

三 止惡揚善 :

全經充滿勸人止惡向善的意旨,並舉出許多因果報應的事件,令人知善怕惡,並勇於改過向善。
 

四 功德殊勝 :

本經第一、三、八品說明地藏菩薩之願力不可思議;第十一品說明瞻仰禮拜地獄菩薩可得十種利益功德;第十二品亦爲闡揚地藏不可思議利益之事;第十三品中釋尊略說聞此經及地藏名號或瞻禮形像,所得二十八種福利及七種利益,諸佛、菩薩、諸天、鬼王無不贊嘆地藏菩薩及受持本經之功德不可思議。
 

五 影響深遠 :

地藏菩薩之信仰不僅深入民間,歷代祖師大德也多有以此法門奉爲終身修持圭臬的。如隋代之信行,依《地藏十輪經》而高倡「普佛普法」之說與地藏菩薩禮懺法,當時稱爲三階教。宋代常謹撰有《地藏菩薩靈驗記》一書,書中收錄梁朝至宋代有關地藏菩薩之三十二種靈驗事迹。由於此信仰之普遍,故時人每輾轉模畫地藏菩薩像,置於寺院或私人佛堂以禮拜供養之。每至農曆七月則各寺院或共修或自修,誦持《地藏經》,舉辦地藏法會爲先亡救度超薦,非常盛行。明代藕益大師終身奉行地藏法門;近代的弘一大師書寫《贊嘆地藏菩薩恰願儀》一部,以此功德回向亡母,並誓願盡形壽修持地藏懺法。
 

據《神僧傳》及《宋高僧傳》所載,地藏菩薩曾於唐代示迹爲新羅國王子,名金喬覺,24歲出家,隨即携白犬善聽渡海到中國的九華山修行,99歲入滅,住山端俎75歲,曾入定20年。其間有閔公施山,衣遍九峰;石發白土,和麵供衆;以及山神子毒螫聖者,其母引甘泉獻供謝罪等逸事。由此化迹一事,九華山因而成爲地藏道場,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中國民間信仰中,地獄思想受《地藏經》之影響甚深,而視地藏菩薩爲地獄之最高主宰,稱之爲幽冥教主。本經對提升國民道德,止惡揚善,及淨化社會風氣確有很大的貢獻。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